矛 máo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是一个像蛇头似的锋利的矛头,下是柄,一侧有耳,且有耳孔的兵器。小篆繁化了,但仍像一件兵器形。《说文》:“矛,酋矛也。建于兵车,长二丈。象形。”“矛”的本义是“一种直刺兵器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一种直刺兵器。长柄,有刃。殷周时期矛头用青铜制成,汉代以后用铁制成。《书·牧誓》:“称尔戈(举起你们的戈),比尔干(排列好你们的盾),立尔矛(竖起你们的长矛),予其誓(我要宣誓了)。”现如:大刀长矛。
②借作“星名”。又叫“招摇”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杓端有两星(在北斗星杓端有两颗星),一内为矛(一颗在内侧是天矛),招摇(又叫招摇);一外为盾(一颗在外侧是盾),天锋 (又叫天锋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