祐 yòu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左边“
”是灵石,表示神灵;右边是“又”,指手,表示“助”。合起来表示神灵相助。金文右边加了一只手(又),表示多助。小篆在“又”下加“口”。隶变作“祐”。《说文》:“祐,助也。从
,右声。”“祐”的本义是“神灵保佑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神灵保佑。动词。《易·大有》:“自天祐之(由于上天来保佑他),吉无不利(就吉利而没有不吉利的)。”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欺天负人(欺骗上天,背弃恩人),鬼神不祐(鬼神也不保佑)。”
②由“神灵保佑”引申为“助”、“帮助”。动词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惊女采薇(夷齐采薇时被女人讥讽),鹿何祐(神鹿为什么对他们帮助)?”
③由“神灵保佑”又引申为“福”。名词。《论衡·福虚》:“埋一蛇(埋掉一条两头蛇),获二祐(得到两次福),天报善(天报应做好事的人),明矣(这是明明白白的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