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贞 zhēn 貞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像“鼎”。金文在鼎上加“卜”,表示卜问。小篆将“鼎”讹变成“贝”,保留“卜”,写作“贞”。《说文》:“贞,卜问也。从卜。”“贞”的本义是“卜问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卜问、占卜。动词。《周礼·春官·天府》:“以贞来岁之媺恶(以卜问来年年成的好坏)。”

②由“卜问”引申为“卦象名”。名词。《书·洪范》:“曰贞,曰悔(卦象有的叫做贞,有的叫做悔),凡七(共计有七种)。”

③因古代“贞”与“鼎”同字,“鼎”通“正”,所以“贞”又作“正”。形容词。《书·太甲下》:“一人元良(天子大善),万邦以贞 (天下因此清正)。”

④由“正”引申为“坚定不移”。形容词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吉凶者(善的结果是吉,恶的结果是凶),贞胜者也(只有对正常的道理坚定不移,才能够胜利)。”现如:忠贞不渝。

⑤由“坚定不移”引申为“忠”、“忠诚”。形容词。《荀子·子道》:“臣从君(臣子一味盲从君主),奚臣贞(怎能算是忠贞呢)?”

⑥由“坚定不移”又引申为“女子未出嫁”。动词。《易·屯》:“女子贞不字(女子未出嫁,没有名号。)”

⑦由“坚定不移”又引申为“贞节”。形容词。《史记·田单列传》:“贞女不更二夫(贞节的妇女不改嫁第二个丈夫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19:23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