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败 bài 敗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左边是贝,右边像手拿一棒状物。连起来像手拿一棒状物击贝,用以表示击毁。金文左边变作上下两贝。小篆由甲骨文变化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败,毁也。”“败”的本义是“击毁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击毁、毁坏。动词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涉河(〔秦伯带兵〕东渡黄河伐晋),侯车败(看到晋侯的车坏了)。”又:“三败(三次车坏),必获晋君(一定俘获晋惠公)。”

②由“毁坏”引申用于抽象意义的“破坏”、“败坏”。动词。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法败则国乱(法制破坏,那么国家必然动乱)。”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败义以求生(败坏道义来求得生存),岂荀巨伯所行耶(这那里是荀巨伯的行为呢)?”现如:道德败坏;败坏名誉。

③由“败坏”引申指“饮食变质变味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鱼馁而肉败(鱼腐烂和肉变质),不食(都不吃)。”仲长统《昌言·理乱》:“清醇之酎(纯净的好酒),败而不可饮(变了味就不能喝)。”现如:腐败。

④由“败坏”引申为“凋残”、“衰落”。形容词。李商隐《五月六日夜忆往岁与彻诗同宿》:“堕蝉翻败叶(坠落的蝉子翻动着凋残的树叶),栖鸟定寒枝(栖歇的鸟儿停留在孤秃的树枝上)。”现作“衰落”。如:花开败了;败兴而回;败叶;败柳。

⑤由东西的被“毁坏”扩大到国家遭受战争的破坏,因而引申出“输”、“打败仗”。与“胜”相对(古人说“败”不说“输”)。形容词或动词。《孙子·形》:“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(会打仗的人永远站在不输的地位)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至鼓城(到了彭城),汉兵败散而还(汉兵打了败仗撤回)。”现作“输”。如:敌军败了;一败涂地。

⑥由“打败仗”引申为“把对方打败”、“战胜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数败赵军(秦国多次打败赵国军队)。”现如:大败敌军。

⑦由“打败仗”引申为“失败”。跟“成”相对。动词或名词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夫功者,难成而易败(事业是很难成功而容易失败)。”现如:不计成败;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0 19:23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