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路 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左边是“足”,本指人的脚,这里表示脚下走的是路;右边是“各”,表声。小篆与金文相似。《说文》:“路,道也。从足,从各。”“路”的本义是“道路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道路。名词。《楚辞·九歌·国殇》:“出不入兮往不反(将士们出征啊一去不复返),平原忽兮路超远(走向渺茫萧索的平原啊路途遥远)。”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缘溪行(一天他沿着溪流前行),忘路之远近(忘记已走了多远的路)。”现如:路途;路径;公路;陆路;航路;邮路。

②由“道路”引申为“门路”、“途径”。名词。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如姬之欲为公子死(如姬当然愿意替您出死力),无所辞(决不会有什么推辞),顾未有路耳(她只是怕没有报答您的门路罢了)。”现如:生路;活路;思路。

③由“门路”引申指“方面”、“地区”。名词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十五回:“自是东路(面)皆平,令叔孙静守之。”李秉《客店答问》:“南路(方)的口音,不像个本地人模样。”现如:南路货;外路货。现又引申指“路线”。如:三路电车;二路公共汽车。

④由“方面”引申为“种类”。名词。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一回:“这一路(套)拳,走得似锦上添花。”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三幕第二场:“他这路(类)工人可有活儿干呀!”现如:两路货。

⑤由“道路”又引申指“言语行为的规范”。名词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仁(仁德),人之安宅也(是人们最安逸的居所);义(道义),人之正路也(是人们最正确的规范)。旷安宅而弗居(让最安逸的住宅空着不住),舍正路而不由(抛开最正确的规范而不行),哀哉(真可悲啊)。”

⑥由“言语行为的规范”引申为“正”。形容词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虽有义台路寝(即使有高台正殿),无所用之(对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)。”

⑦由“正”引申为“大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鸟乃去矣(等到大鸟一飞走),后稷呱矣(后稷呱呱哭出口)。实覃实(声音又长又很大),厥声载路(声音大得使人惊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4:45: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