诲 huì 誨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一成年妇女(母)头上带有饰笄形,即“每”,指母亲,含有“母亲教诲”意。金文左边加“言”。合起来母亲言话,“教诲”意更加明显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诲,晓教也。从言,每声。”“诲”的本义是“教导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教导。动词。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诲而谆谆(我是谆谆教导你),听我藐藐(你却听不进耳朵)。”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学而不厌(努力学习而不厌弃),诲人不倦(教导别人而不疲倦)。”现如:教诲。
②由“教导”引申为“劝谏的话”。名词。《书·说命上》:“命之曰(王命令他说):朝夕纳诲(请早晚进谏言),以辅台德(以帮助我修德吧)!”元好问《赠答杨焕然》:“关中杨夫子(关中的杨老先生),高诲世所闻(高尚的谏言世有传闻)。”
③由“教导”又引申为“诱使”。动词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慢藏诲盗(把财物随便收藏着,等于教唆盗贼偷窃);冶容诲淫(把容貌打扮得很妖艳,等于诱使人们淫乱)。”现如:诲盗诲淫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