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 xué 學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下面的
表示房屋,上面的
或爻表示架在屋顶的木料,
像两手拿木料形。连起来像两手拿着木料往房顶上架放的形状。金文和小篆屋下加“子”。《文字源流浅说》:“似有用手构木为屋、补葺屋宇、或拆除旧屋宇……之意。”“学”的本义指“造(拆毁)房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义消亡。引申为“学习”。用作不及物动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学不可以已(学习不能够停止)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小学而大遗(小的方面词句不懂能从师学习,大的方面惑而不解反而放弃),吾未见其明也(我看不出他的聪明在哪里)。”用作及物动词,指“从事某一专门的学习”。《古诗·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十三能织素(十三岁就能织白色丝绢),十四学裁衣(十四岁学习裁制衣服)。”现如:学文化;学技术;活到老;学到老等。
②由“学习”引申为“学问”、“学识”。名词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安帝雅闻衡善术学(汉安帝向来听说张衡擅长天文历算的学问)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其学甚博(他的学问很渊博)。”现如:博学多能;品学兼优。
③由“学问”引申为“学派”、“学说”。如:老、庄之学;黄、老之学。
④由“学问”又引申为“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”。如:“哲学;数学;语言学;天文学等。”
⑤由“学习”又引申指集中学习的地方,即“学校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古之教者(古代的教育),家有塾(家庭办的学校叫塾),党有庠(乡党办的学校叫庠),术有序(郊区办的学校叫序),国有学(国都里办的学校叫学)。”现如:中学;大学;上学。
⑥由“学习”又引申为“模仿”。动词。如:他学杜鹃叫,学得很像。
⑦由“学习”又引申为“说”、“讲述”。动词。《南牢记》剧二:“这苦向谁行申告,今日个一桩桩对你学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