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 shí 實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部是“宀”,即房屋;“宀”下是“田”,“田”下是“贝”。合起来,有房屋、田、贝,表示富有。小篆“宀”下变作“贯”,“贯”指货贝。合起来,有房屋、货贝,亦表示富有。《说文》:“实,富也。从宀,从贯。贯,货贝也。”“实”的本义是“富裕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富裕。形容词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食足货通(粮食充足,货物通达),然后国实民富(然后国家和民众都富裕)。”《辽史·耶律古星传》:“不数年(没有几年),民多富实(百姓大多富裕了起来)。”
②由“富裕”引申为“财富”。名词。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夫割地效实(那割取土地,进献财货),五伯之所以覆军禽将而求也(是五霸不惜军队覆灭、将领被擒所追求的东西)。”
③由“财富”引申为“果实”、“种子”。名词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苗而不秀者有矣夫(庄稼长苗而不开花是有的吧)!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(抽穗开花而不结果实也是有的吧)’!”现如:开花结实。
④由“财富”又引申为“事实”、“实际”。名词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吾有卿之名(我空有正卿的名义),而无其实(却没有正卿的实际)。”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名为救赵(名义上是救援赵国),实持两端以观望(事实上是采取两面政策等待局势变化)。”现如:实事求是。
⑤由“事实”引申为“真实”。形容词。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世之儒生(现在的儒生),不能实道是非也(就不能切实讲清孔子言论的是非了)。”又《乱龙》:“夫图画(图画上的像),非母之实身也(不是他母亲的真实身体)。”现如:实话;实言。
⑥由“真实”引申为“诚实”。形容词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侍中、侍郎郭攸之、费祎、董允等(侍中郭攸文、费祎、侍郎董允等),此皆良实(都是忠良诚实的人),志虑忠纯(志向心思,忠诚纯一)。”现如:实心实意。
⑦由“富裕”又引申为“满”。形容词。《淮南子·汜论》:“察子之事(但我派人检查了你在无盐干的事),田野芜(那里田野荒芜),仓廪虚(仓库空虚),囹圄实(监狱里的人都是关得满满的)。”
⑧由“满”引申为“装满”、“充实”。动词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其君子实玄黄于篚(攸国官员用竹筐装满黑色黄色的绸缎),以迎其君子(去迎接周朝的官吏)。”《墨子·尚贤中》:“收敛关市、山林、泽梁之利(征收聚敛关口、市场、山林、湖泊的赋税之利),以实官府(用以充实官府)。”
⑨由“充实”引申为“填塞”、“放入”。动词。徐珂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(冯三保提醒团兵们装好火药,填上子弹),毋妄发(不要乱放枪)。”
⑩虚化作副词、语气词。相当于“确实”、“实在”、“还是”、“可”、“又”和不译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