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丑2
形义

2chǒu 醜;甲骨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左边是“酉”,表读音;右边是“鬼”,表形态像鬼,难看。小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。《玉篇·酉部》:“醜,兒恶。”“丑2”的本义是“相貌难看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相貌难看。与“美”相对。形容词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西门豹曰(西门豹说):‘呼河妇来(喊河神娘娘来),视其好丑(让我看看她是漂亮还是相貌难看)。’”现如:长得丑。

②由“相貌难看”引申为“不好”。形容词。《天朝田亩制度》:“如一家六人,分三人好田,分三人丑(不好的) 田。”

③由“不好”引申为“厌恶”、“憎恶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恶直丑正(憎恶正直),实蕃有徒 (这样的人多的是)。”《荀子·荣辱》:“我甚丑之(我十分厌恶他)。”现作“可厌恶的”、“可耻的”、“不光彩的”。形容词。如:丑事;丑态;丑名。

④由“不好”又引申为“污秽”。形容词。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行莫丑于辱先(行为没有比辱没先人更污秽),诟莫大于宫刑 (耻辱没有比宫刑更大)。”

⑤由“污秽”引申为“侮辱”。动词。《墨子·亲士》:“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(越王勾践遭到吴王夫差的侮辱),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(仍成为威慑中国的贤君)。”

⑥由“侮辱”引申为“羞耻”、“耻辱”。名词。《庄子·外物》:“惠以欢为(布施恩惠以博取欢心),骜终身之丑(并因此自命不凡,这是终身的羞耻)。”

⑦由“侮辱”又引申为“惭愧”。形容词。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寡人丑乎(我深感惭愧),卒授之以国(终于把国事交给了他)。”

⑧由“侮辱”又引申为“愤怒”。形容词。《淮南子·说林》:“谓许由无德(如果说许由缺德),乌获无力(说乌获没有力气),莫不丑乎色(他们必定露出愤怒的神色)。”

⑨借作“类”。名词。龚自珍《平均篇》:“民有五丑(百姓有五类)。”

⑩由“类”引申为“类似”。形容词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今天下地丑德齐(现在天下各国的土地相似,行为风尚都差不多),莫能相尚 (没有谁可以超过谁)。”

⑪由“类”又引申为“众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小雅·出车》:“执讯获丑(审讯敌将俘敌众),薄言还归(凯旋时唱献俘词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4:48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