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 jì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上面是“禾”;下面是“子”,既指人,又表示幼小。合起来是幼禾。以物喻人,指年少。小篆由甲骨文、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季,少称也。从子,从稚省,稚亦声。”“季”的本义是“年少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年少。与“老”相对。形容词。《诗·召南·采》:“维其尸之(什么人儿主其事),有齐季女(有个美丽的少女)。”
②由“年少”引申指“同辈排行中最小的”。形容词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楚左尹项伯者(楚国有个左尹叫项伯的),项羽季父也(是项羽的叔父)。”旧如:季弟;季叔(小叔叔)。
③由“同辈排行中最小的”引申指“某一朝代、年号或季节的末期”。形容词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(唐国人沿袭下来,以归服事奉夏朝、商朝),其季世(它的末世),曰唐叔虞(叫做唐叔虞)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十三回:“正是那季(末)秋天气。”现如:季世;季春(春季末一月)。
④由“季节的末期”引申指“一年的四分之一”。即三个月为一季。名词。张翚《次韵和友人冬日书斋》:“四季多花木(一年的春、夏、秋、冬都长有许多花木),穷冬亦不凋(整个冬天也没有枯凋)。”现如:春季;夏季;秋季;冬季。现又引申指“季节”。如:雨季;雾季;旺季;淡季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