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 bǎo 寳;寶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上部外面是屋子的侧视形,屋里是贝和玉。合起来像一些贝和玉藏在屋子里,表示珍贵。金文和小篆加声符“缶”。《说文》:“寶,小珍也。从宀、玉、贝,缶声”。“宝”的本义是“珍贵的东西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珍贵的东西、宝物。名词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沛公欲王关中(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),使子婴为相(让子婴当丞相),珍宝尽有之(秦宫里的珍贵宝物全部占有)。”现如:珠宝;国宝;粮食是宝中之宝。
②由“珍贵的东西”引申为“珍贵”。形容词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佩宝玉(佩戴珍贵的璧玉)。”曹植《名都篇》:“宝剑直千金(佩戴珍贵的剑价值千金),被服丽且鲜(穿的衣服美丽而且鲜艳)。”现如:宝刀;宝石。又用作敬辞。如:宝地。
③“宝”用作动词,表示对某人或物的珍爱。可译为“以……为宝”。《尚书·旅獒》:“所宝帷贤(以贤德的人为唯一的宝物)。”
④在封建社会里,人们视皇帝的东西为宝。形容词。如:宝架;宝座;宝位。这是对封建帝王的东西的敬称。还把皇帝的印也称为宝。名词。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:“至武后(到则天皇后时),改诸玺皆为宝(把皇帝的各种印都改称为宝)。”
⑤由“宝物”引申为“可贵的本领、方法”等。名词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怀其宝而迷其邦(自己有一身治国的好本领,却听任着国家的事情糊里糊涂),可谓仁乎(可以叫做仁爱吗)?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