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 léi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中间弯曲的曲线表示雷电的闪光,四小点表示雷声,合起来表示雷电。金文繁化了,将小点变作四个“田”,并在上面加“雨”,表示雷电时有大雨。小篆省去了闪电曲线和一个“田”。《说文》:“雷,阴阳薄动生物者也。从雨、畾,象回转形。”所释说明我们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知道了阴阳物(电)接触而产生雷。“雷”的本义指“雷电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雷电。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,因放电而发出的强大的声音。名词。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戎车啴啴(戎车队列真正多),啴啴焞焞(又多又盛敌难破)。如霆如雷(车行声震如雷霆),显允方叔(方叔用兵真明信)。”现如:春雷;雷雨。
②由“雷电”引申为“打雷”。动词。《吕氏春秋·贵生》:“故雷则掩耳(所以听到打雷人们就会掩着耳朵),电则掩目(看见闪电人们就会掩着眼睛),此其比也(这不过是一种类比呀)。”
③由“雷电”又引申为“迅疾”。形容词。柳宗元《晋问》:“千里雷驰(像炸雷迅驰千里),重马轻车(像壮马驾驶轻车)。”
④因雷声像爆炸声,所以由“雷电”又引申指“一种爆炸性武器”。名词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火器》:“水雷则用棉花药(就用棉花药制作水雷),较火药猛加数倍(比用火药制造的水雷威力增大好几倍)。”现如:地雷;水雷;鱼雷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