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 yùn 甲骨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外部像一面朝左站立的侧视人形,人的腹中有一子,表示人怀孕。小篆上部讹变成“乃”,下部是“子”。《说文》:“孕,裹子也。从子,从几。”“孕”的本义是“怀胎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怀胎。动词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民孕妇十月生子(民间怀胎的妇女十个月生下孩子),子生五月而能言(孩子生下五个月就张口学话)。”现如:孕妇。
②由“怀胎”引申为“孕育”、“含有”。动词。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神用象通(精神靠物象来贯通),情变所孕(是情思变化所孕育的)。”又:“拙辞或孕于巧文(拙劣的文辞中有时含有巧妙的意义),庸事或萌于新意(平庸的事例中有时透露出新颖的意思)。”
③由“怀胎”又引申为“分娩”。动词。《搜神记》卷十:“野会有身(因为和别人私通而怀了孕),月满当孕(孕期已满该分娩了)。”
④由“怀胎”又引申为“胎儿”。名词。鲁迅《故事新编·出关》:“虫呢,雄的在上风叫,雌的在下风应,自然有孕(胎)。”现如:有孕了。
⑤由“怀胎”又引申为“花含实”。动词。苏轼《祭泗州塔文》:“大麦已秀(大麦已吐穗开花),小麦初孕(小麦刚开始扬花含实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