尚 shàng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面是“八”,分散意;下面是“向”,指朝北的窗口。合起来,窗口向上散气,表示高出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广雅·释诂四》:“尚,高也。”“尚”的本义是“高出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高出、超过。动词。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好仁者(爱好仁德的人),无以尚之(没有人可以超过他)。”
②由“高出”引申为“增加”。动词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《诗》曰(《诗经》上说)‘衣锦尚鹖(穿着绸缎又罩上布衣)’,恶其文之著也(主要是嫌它的色彩花纹太显眼了)。”
③由“增加”引申为“添饰”。动词。《诗·齐风·著》:“充耳以素乎而(帽两边挂白丝线),尚之以琼华乎而(饰上红玉更明显)!”
④由“高出”又引申为“尊崇”、“崇尚”。动词。《荀子·王制》:“尚贤使能(尊崇贤人,使用能人),而等位不遗(所安排的等级地位与贤能相称而没有差错)。”
⑤由“尊崇”引申为“举荐”、“选拔”。动词。《楚辞·天问》:“不任汨鸿(说鲧不能胜任治理洪水),师何以尚之(大家为什么还要举荐他)?”
⑥由“举荐”引申为“佐助”。动词。《诗·大雅·抑》:“肆皇天弗尚(故今皇天不保佑),如彼流泉(好比泉水向下流)。”
⑦由“尊崇”又引申为“喜欢”、“爱好”。动词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其为人也(楚国令尹的为人),刚而尚宠(刚愎自用又喜欢抬高自己),若及(如果谁有罪过碰上他),必不避也(一定是要被杀的)。”
⑧由“尊崇”又引申指“仰攀婚姻,娶帝王之女为妻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诸男皆尚秦公主(其他的几个儿子都同秦国的公主结了婚),女悉嫁秦诸公子(几个女儿也都嫁给秦国皇族的子弟)。”
⑨由“高出”又引申为“久远”。形容词。《吕氏春秋·古乐》:“故乐之所由来者尚矣(所以说,乐的由来已很久了),非独为一世之所造也(还不止是一代造成的)。”
⑩虚化作副词、连词。相当于“还”、“依然”、“吧”、“也许”;“尚且”、“倘若”等。现作“还”的,如:年纪尚小;尚不可知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