麓 lù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林中一鹿形。“林”,这里指生长在山脚的林木;“鹿”,表声。金文的“鹿”变得不像鹿形了。小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麓,林属于山为麓。”“麓”的本义是“生长在山脚的林木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生长在山脚的林木。名词。王世祯《与豹人星公》:“何处递松声(什么地方传来松涛声),风泉满林麓(风与泉灌满了山脚的林木)。”
②由“生长在山脚的林木”引申为“山脚”。名词。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:“瞻彼旱麓(远望那个旱山脚),榛楛济济(茂盛榛楛长得多)。”现如:泰山之麓。
③由“生长在山脚的林木”又引申指“看守山林或苑囿的官吏”。名词。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主将适蝼而麓不闻(您到蝼苑来打猎,给国君守苑囿的官吏却不知道),臣敢烦当日(我怎么敢麻烦您衙门里值班的人呢)?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