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器  噐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四口表示许多器物,中间是犬。连起来像许多器物集放在一起,犬在器物处看守着。《说文》:“器,皿也。象器之口,犬所以守之”。段玉裁注:“器乃凡器统称”。“器”的本义指“犬所看守的器物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器物。最初指陶器,后泛指“器具”、“工具”。名词。《老子》第十一章:“埏埴以为器(和泥土做成陶器)。”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冰炭不同器而久(冰炭不在同一个器皿中就能长久),寒暑不兼时而至(寒暑不在同一个时候就会顺利地到来)。”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工欲善其事(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),必先利其器(一定先要搞好他的工具)。’”现指器物的总称:如:武器;容器。

②由“器物”,引申为“把……看成器物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君子易事而难说也(在君子底下工作很容易,讨他的喜欢却难)。说之不以道(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喜欢),不说也(他不会喜欢的);及其使人也(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),器之(他却会把人看成器物一样,根据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)。’”

③因最初的器物是指陶器,是能容纳东西的,所以引申为“度量”、“气量”。名词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管仲之器小哉(管仲的气量狭小得很呀)’。”蔡邕《郭林宗碑》:“器量弘深(气量很大)。”

④因器物是人做的,其好坏取决于制作者的技能,由此又引申为“才能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瘖聋(哑、聋)、跛躃(瘸了一条腿和两腿都瘸),断者(断肢的),侏儒(身材短小的人),百工(各种工人),各以其器食之(各自用他们的本领谋生)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亮之器能政理(诸葛亮的管理政事的才能),抑亦管、萧之亚匹也(也足与管仲、萧何同类)。”

⑤由“才能”引申指“认为有才能”、“器重”。动词。《后汉书·陈宠传》:“朝廷器之(朝廷很器重他)。”现如:大家都很器重他。

⑥由“才能”又引申为“人才”。名词。《老子》第四十一章:“大器晚成(大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成器)。”

⑦由“器物”又引申为“生物的器官”、“器物的部件”。名词。如:呼吸器;消化器。

⑧由“器物”又引申为“古代标志名位、爵号的器物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唯器与名(只有标志地位、爵号的器物和名誉),不可以假人(不能用来借给别人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26 8:35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