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 xián 閑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部是两扇大门,下部门中是一木头,连起来表示用木头挡起来的棚栏,这里指马圈。小篆与金文相似。《说文》:“闲,阑也。从门中有木。”“闲”的本义指“养马的圈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养马的圈,栅栏。名词。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:“天子十有二闲(天子有十二个马圈),马六种(六种马匹)。”
②由“马圈”引申为“规范” (多指道德,法度)。名词。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夏曰(子夏说):‘大德不逾闲(重大的节操不能超越界限),小德出人可也(细小的作风有些出入是可以的)’。”
③由“规范”引申为“限制”、“防御”。动词。《书·毕命》:“虽收放心(放恣之心今天虽然收敛了),闲之惟艰(但防范他们还是难事)。”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是故闲之以义(因此,要用道义来防范)。”
④借作“空闲”。(在“空闲”义上与“閒”通。现废除“閒”,只用“闲”)。形容词。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华堂旅会(不论在金碧辉煌的厅堂中大聚会的),闲亭独坐 (或是闲暇时亭中独坐的),争延之使奏其技(都争相聘请他去表演他的绝技)。”现如:闲话;闲职;闲暇;没有闲工夫。现引申为“放着”、“不使用”。如:机器别闲着。又引申指“与正事无关的”。如:闲谈;闲人免进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