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 hēi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部是“囱”。古时窗子开在屋顶上,既作采光透气用,又作生火出烟用。囱上的两点或四点,表示烟尘的黑粒;下部是“火”或“炎”,表示生火出烟。“炎”有燃烧旺盛意。合起来,囱被火烤烟熏,自然变成了黑色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隶变时将中部的“火”作“土”,下部的“火”作“灬”。《说文》:“黑,火所熏之色也。”“黑”的本义是“黑色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黑色。形容词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夫鹄不日浴而白(白色的天鹅不需要天天沐浴而毛色自然洁白),乌不日黔而黑(黑色的乌鸦不需要每天用黑色渍染而毛色自然乌黑),黑白之朴(乌鸦的黑和天鹅的白都是出于本然),不足以为辩(不足以分辩谁优谁劣)。”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永州之野产异蛇(永州的野外出一种奇异的毒蛇),黑质而白章(黑色底子,白色花纹)。”现如:黑漆;黑头发。
②由“黑色”引申为“昏暗”、“黑暗”。形容词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俄顷风定云墨色(转眼间,风停了下来,云忽然变成了墨色),秋天漠漠向昏黑(那沉暗灰蒙蒙的天空,也接近了昏黑)。”现如:天黑了;那间屋子太黑。
③由“昏暗”引申指“夜晚”。名词。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一章:“一年到头没白没黑(夜晚)的干,给不给工钱都得周扒皮说了算。”
④由“黑暗”引申为“狠毒”。形容词。吉学霈《农村纪事·寻牛记》:“过期不送或走漏风声,可别怨老子们手黑(狠毒)!”现如:黑心;心狠手黑。
⑤由“狠毒”引申为“隐秘的”、“非法的”。形容词。《西游记》第八十四回:“八戒在旁卖嘴道:‘妈妈儿莫说黑(隐秘的)话,我们都是会飞的。’”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六章:“连抢带诈,黑(非法的)钱弄了不少。”现如:黑话;黑市;黑枪;黑钱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