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1 xì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
甲骨文上部是一只手,下部是两缕丝,连起来,像手抓着两缕悬吊着的丝形。金文和小篆也是手执丝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像手持丝形。”《说文》:“系,繫也。从糸,丿声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按:“应作从爪(又、手) 系丝形。丿为爪省变之形。”“系1”的本义是“悬挂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悬挂。动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南方有鸟焉 (南方有一种鸟),名曰‘蒙鸠’ (名叫‘蒙鸠’),以羽为巢(用羽毛筑构窝巢),而编之以发(再用毛发编织起来),系之苇苔(悬挂在芦苇穗子上)。”又引申为“牵挂”。如:系念。
②由“悬挂”引申为“拴”、“绑”。动词。《淮南子·精神》:“系绊其足(再将它们的脚拴起来),以禁其动(不准它们乱动)。”现如:系马。又引申为“打结”。读jì (纪)。如:把鞋带系上。
③由“拴”引申为“相继”、“联结”。动词。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系唐统(继唐尧的统业),接汉绪(接汉代的世系)。”
④由“连接”引申为“带子”。名词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:“以青系为绲(用青色带子作帽带)。”
⑤由“相继”、“连接”又引申为“世系”、“系统”名词。杜甫《赠比部萧郎中十兄》:“汉朝丞相系 (汉朝丞相的世系),梁日帝王孙(梁时帝王的子孙)。”
⑥由“系统”引申指“高等学校中按专业性质设置的教学行政单位”。名词。如:中文系;哲学系;化学系;数学系;物理系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