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内 nèi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和金文冂像房屋。“”是入,表示进入室里。小篆由甲文、金文变化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内,入也,从口自外而入也。”“内”的本义指“里面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里面。跟“外”相对。名词。《左传·宣公八年》:“与阳氏战于南门之内 (和阳氏在南门里面作战)。”现如:国内;党内;内衣;内科;内室等。

②由“里面”引申指“内心”。名词。《资治通鉴·汉纪·建安十三年》:“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,而内怀犹豫之计(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曹操的空名,然而内心怀着迟疑不决的打算),事急而不断(事情已经危急了,却不能作出决断),祸至无日矣 (灾祸的到来已没有多少时间了)。”

③由“里面”又引申为“内部”。特指“国家内部”或“家庭内部”。名词。《战国策·赵策》:“百万之众折于外(上百万的军队在国外遭受挫败),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(现在敌人又深入国内围困邯郸而不能打退)。”

④由“里面”又引申指“内室”。名词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家有一室二内 (家里有一间堂屋,两间内室)。”

⑤“内室”义扩大,引申指“皇宫”。名词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西宫南内多秋草(西宫和兴庆宫长满了秋草。南内:指兴庆宫,李隆基自蜀地回来后所居),落叶满阶红不扫(落叶红花落满台阶无人打扫)。”

⑥“内室”是有特定的人居住的,由此引申为“妻妾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僖公十七年》:“齐侯好内 (齐侯喜欢妻妾)。”引申特指“妻族的亲人”。名词。如:内弟;内兄等。

⑦古代常把“内”用作“纳”。读nà。“收容”、“接纳”、“入内”。(在古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,“纳”往往写作“内”,后写作“纳”)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(拿戟交叉着守门的卫兵想阻止他不让入内)。樊哙侧盾以撞(樊哙侧着他的盾用力一撞),卫士仆地 (卫兵跌倒在地)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怀王怒 (楚怀王很愤怒),不听 (不答应),亡走赵(逃亡到赵国),赵不内(赵国不接纳他)。”

⑧由“接纳”引申为“交纳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百姓内粟千石(百姓交纳粮食一千石),拜爵一级(就授爵一级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8 15:15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