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 qí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簸箕形,是“箕”的本字。金文仍是簸箕形。小篆上部加“竹”,下部加“丌”,表示“箕”是竹制的。《说文》:“其,籀文箕。”“其”的本义是“簸箕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簸箕。名词。《说文·箕部》:“其,籀文箕。”
②借作代词。①用作反身代词,指自己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安其身而后动(君子必定先使本身安定,然后才行动),易其心而后语(必定先使自己心平气和,然后才说话)。”②表示第三人称。相当于“他(她、它、他们)的”,或“他”、“她”、“它”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诬善之人其辞游(诬衅善良的人,他的话游移不定),失其守者其辞屈(有失操守的人,他的话含混,不能直截了当)。”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(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乱了),望其旗靡(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了),故逐之(所以追击他们)。”韩愈《师说》:“余嘉其能行古道(我赞许他能奉行古人从师的道理),作《师说》以贻之(写这篇《师说》来赠送给他)。”现如:不能任其自流;劝其努力学习;各得其所;人尽其才,物尽其用。③表示指示。相当于“这”、“那”,“其中的”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尔爱其羊(你爱惜那只羊),我爱其礼(我爱惜那种礼)。”《庄子·山木》:“竖子请曰(童仆请问主人道):‘其一能鸣(其中一只野鹅会叫),其一不能鸣(其中一只野鹅不会叫),请奚杀(请问杀哪一只)’?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欲举大事(现在想要干一番大事业),将非其人不可(还非那个人不行)。”现如:其他;其次;其中有个原因。
③虚化副词、连词、助词、语气词。相当于“恐怕”、“也许”、“大概”、“可”、“还是”、“还”、“又”、“将”、“将要”;“如果”、“假使”、“还是”和不译等。现作副词“又”的,如:其奈我何?现作助词,用在副词后,有加强形容的作用。如:极其快乐;尤其伟大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