沱 tuó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边是“水”,这里指“水名”;右边是“它”,表声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沱,江别流也,出㟭山东,别为沱。从水,它声。”“沱”的本义指“水名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水名。指四川省郫县的古湔水,现今的柏条河。名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华阳黑水惟梁州(华山南部到怒江之间是梁州),嶓既艺(岷山、嶓冢山治理以后),沱潜既道(沱水、潜水也已经疏通了)。”现指“沱江”。长江的支流,在四川省。
②由“水名”引申指“江水的支流”、“水湾”。名词。《诗·召南·江有沱》:“江有沱(大江也会有支流),之子归(这个姑娘要出阁)。”现作“水湾”。如:回水沱。
③由“水名”又引申指“泪垂貌”。形容词。《易·离》:“出涕沱若(流着眼泪像下大雨啊),戚嗟若(悲伤地叹着气啊)!吉(但终将是吉利的)。”现发展为双音词:滂沱(大雨貌)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