氏 shì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树根形。金文略有变化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林义光《文源》:“不像山岸脅之形,本义当为根柢……姓氏之氏,亦由根柢引申。”“氏”的本义是“树根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义消亡。引申为“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”。名词。上古时代,氏是姓的支系,用以区别子孙之所出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有蒋氏者(有家姓蒋的),专其利三世矣 (包干这种差事有三代人了)。”
②姓氏中“贵者加氏”引申“称呼帝王、贵族加氏”。名词。如:神农氏;太史氏;夏后氏。
③又引申“称呼学有专长的名人加氏”。韩愈《送王秀才序》:“自孔子没(自从孔子去世后),群弟子莫不有书(众弟子没有一个没有著书),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(只有孟轲氏的著作得到了孔子思想的精髓)。”
④对“称呼已嫁妇女的母家姓后加氏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庄公寤生(醒来生下庄公),惊姜氏(惊吓着了姜氏)。”旧如:张氏;王氏;刘氏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