冀 ji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面是“北”,北方,这里指北方的州名;下面是“巽”,表声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冀,北方州也。从北,巽声。”“冀”的本义是“冀州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冀州。古九州之一。名词。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惟彼陶唐(那陶唐氏的尧皇帝),有此冀方(曾经据有冀州这地方)。”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冀之北土(冀州的北部),马之所生(是出产马的地方),无兴国焉(并没有新兴的国家)。”现引申为“河北省的简称”。
②借作“希望”、“希图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昭公三十三年》:“郑有备矣(郑国有准备了),不可冀也(不能指望了)。”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冀枝叶之峻茂兮(我希望它们都枝繁叶茂啊),愿竢时乎吾将刈(等待着我收割的那一天)。”现如:希冀(希望)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