羞 xiū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左边是“羊”,右边是“手”(又)。合起来,以手持羊,表示进献。金文与甲骨文相似。小篆变作上部是“羊”,下面是“丑”。《说文》:“羞,进献也。从羊,羊所进也;从丑,丑亦声。”“羞”的本义是“进献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进献。动词。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可荐于鬼神(都可以献给鬼神),可羞于王公(进给王公)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闻子有客(听说您宴客),使某羞(特派某进献菜肴)。”
②由“进献”引申指“食物”、“精美的食品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盲风至(开始刮大风),鸿雁来(大雁从北来),玄鸟归(燕子回归南方),群鸟养羞(群鸟积蓄食物过冬)。”李白《行路难》:“金樽清酒斗十千(金杯里的美酒多么名贵),玉盘珍羞直万钱(玉盘中珍奇精美的菜肴价值万钱)。”现如:珍羞美味。
③因进献与被迫有关,所以由“进献”引申为“耻辱”。形容词。《易·恒》:“不恒其德(不经常保持以柔顺事君的品德),或承之羞(有时候会蒙受耻辱)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且庸人尚羞之(这样做就是一般的普通人都应感到羞耻),况于将相乎(何况这事发生在您这将相身上呢)!”现如:羞与为伍。
④由“耻辱”引申为“惭愧”。形容词。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今先生(如今先生您),世之才士也(是当时的贤士),弟为盗跖(然而兄弟都被叫做盗跖),为天下害(成为天下的祸害),而弗能教也(而且不能加以管教),丘窃为先生羞之(我私下里替先生感到羞愧)。”
⑤由“惭愧”引申为“害臊”、“难为情”。形容词。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十四为君妇(我十四岁做了您的妻子),羞颜未尝开(害臊的模样总也不能改易)。”现如:害羞。现又用作“使难为情”。动词。如:你别羞我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