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畏 wèi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和金文像兽头人身,手持棒械的鬼怪形,用以表示特别可怕。小篆变得看不出持械的鬼怪形了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鬼执攴为可畏之形,故会意为可畏之畏。”“畏”的本义是“害怕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害怕、恐惧。动词。《老子》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死(老百姓不害怕死),奈何以死惧之(怎么用死去恐吓他们)。”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虎不知兽畏己而逃走也(老虎不知道别的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),以为畏狐也(以为真的是害怕狐狸)。”现如:畏首畏尾;大无畏精神。又用作使动。“使害怕”、“吓唬”。《汉书·广川惠王传》:“前杀昭平(前次杀了昭平),反来畏我(现在反来吓唬我)。”

②由“害怕”引申为“敬服”。动词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邦域之内(整个国家里的人),咸畏而爱之(都敬服而爱戴他)。”

③由“害怕”又引申为“疑虑”、“担心”。动词。杜甫《羌村三首》之一:“娇儿不离膝(娇儿赖在膝上不下去),畏我复却去(担心我又要离家远出)。”

④由“害怕”又引申为“有戒心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畏于匡(孔子对匡地的群众有戒心)。”

⑤由“害怕”又引申指“犯法狱死”。动词。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死而不吊者三(死了不吊孝的有三种情况):畏(犯法狱死)、厌(行动举止危险而死)、溺(不乘船过桥溺水而死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8 13:42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