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 quǎn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一只头朝上、尾朝下、脚朝左的犬。金文头上的一横像左右两侧的两只耳朵,下部的尾巴向右上卷起,亦像犬。小篆变得不像犬了。《说文》:“犬,狗之有悬蹏者也。象形。孔子曰:‘视犬之字如画狗也。’”“犬”的本义是“狗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狗。名词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右牵之(呈献马和羊用右手牵),效犬者左牵之(呈献狗用左手牵)。”现如:警犬;猎犬。
②引申为“自己的谦称”。①臣下对君上的谦称。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:“臣窃不胜犬马心(我自以为不如犬马的聪慧)。”②谦称自己的儿子。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四回:“ (贾政) 又指着宝玉道:‘这是第二小犬,名叫宝玉。’”。
③由“狗”又引申为“对人的蔑称”。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三回:“云长勃然大怒曰:‘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!’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