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追 zhuī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上面是“𠂤”,“𠂤”与“师”同义,指军队;下面“”是“止”,即脚,指行走。合起来表示军队在前,后面有人追赶。金文加“彳”,“行走”意更明。小篆由金文变化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追,逐也。从辵,𠂤声。”“追”的本义是“追赶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追赶。动词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明日(第二天),又与之见壶子(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拜见壶子)。立未定(季咸还未站定),自失而走(就不能自持地跑了)。壶子曰(壶子说):‘追之(追赶上他)!’列子追之不及(列子没有能追赶上)。”现如:他走得太快,我追不上他。

②由“追赶”引申为“追击”。动词。《公羊传·庄公十八年》:“夏(夏天),公追戎于济西(庄公在济水之西追击戎人)。”

③由“追赶”又引申为“追随”、“随从”。动词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背绳墨以追曲兮(违背是非标准追随邪曲啊),竟周容以为度(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)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·建安十三年》:“权起更衣(孙权起身上厕所),肃追于宇下(鲁肃跟着他走到屋檐下)。”

④由“追赶”又引申为“寻求”、“追求”。动词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臧获之所以愿讬于骥者(奴婢之所以希望把自己的脚力寄托于骏马),以骥之可以追利辟害也(是因为骏马可以用来求得利益、避免祸害)。”《水浒全传》第九十四回:“库藏粮饷,都是民脂民膏,你只顾侵来肥已,买笑追(寻)欢,败坏国家许多大事。”现如:追根;追求真理。

⑤由“寻求”引申为“回溯”、“上溯已往”。动词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匪棘其欲(不是急于逞私心),遹追来孝(而是溯述祖德啊)。”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盖追先帝之殊遇(这是追溯先皇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),欲报之于陛下也(想要在陛下身上来报恩啊)。”

⑥由“回溯”引申为“祭祀先人”、“追念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曾子曰(曾子说):‘慎终(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),追远(追念远代祖先),民德归厚矣(自然会导致老百姓归于忠厚老实了)。’”现如:追悼。

⑦由“寻求”又引申为“追究”。动词。《论衡·问孔》:“苟有不晓之问(如果有不理解的问题),追难孔子(追问责难孔子),何伤于义(对道理有什么损害呢)?”现如:追问;这件事不必再追了。

⑧由“追究”引申为“催逼”、“索取”。动词。司马札《蚕女》:“妾家非豪门(我的家不是富豪门第),官赋日相追(官家赋税每日相催逼)。”

⑨由“催逼”、“索取”引申为“削夺”、“收缴”。动词。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却才恼了朝廷,说那和尚无用,拆了他的山门,毁了他的佛像,追(收缴)了他的度牒,不放他回乡。”

⑩由“追赶”又引申为“补救”、“事后补行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往者不可谏(过去的不能再挽回),来者犹可追(未来的还可以补救)。”陶潜《归去来兮辞》:“悟已往之不谏(觉悟到已往的错误),知来者之可追(知道将来还有机会改正)。”现作“事后补行”。如:追肥;追加预算。

⑪由“追赶”又引申为“逮捕”、“拘捕”。动词。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知县情知阻挡不住,只得押纸公文,差两三个做公的,去宋家庄勾追(捕)宋太公并兄弟宋清。”

⑫由“追赶”又引申为“送别”、“饯送”。动词。《诗·周颂·有客》:“薄言追之(他已前行追送他),左右绥之(群臣乐于安定他)。”

⑬由“追赶”又引申为“招引”、“召回”。动词。《管子·七臣七主》:“台榭相望者(所以说,楼台亭榭相望),亡国之庑也(等于是亡国的廊房);驰车充国者(驰马游车充斥于国),追寇之马也(等于是招引贼寇的车马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24 9:52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