跽 jì 甲骨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上部是“己”,表声;下部是“止”,即“足”。这里指伸两足两膝着地而立身。小篆变成左边是“足”,右边上部是“己”,“己”下加“心”。商承祚《殷虚文字类编》:“从止,从己,殆即许书之跽字,后世增‘心’耳。”《说文》:“跽,长跪也。从足,忌声。”“跽”的本义是“长跪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长跪。双膝着地,上身挺直。动词。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擎跽曲拳(手拿朝笏,躬身曲体,长跪下拜),人臣之礼也(这是做臣子的礼节)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按剑而跽曰(项王警惕地跪起用手按着剑把问道):‘客何为者(你是干什么来的)?’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