骄 jiāo 驕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
是“喬”,表示高大,这里指高大的马。小篆左边加“馬”,“高大的马”义更显。《说文》:“驕,马六尺为驕。从馬,喬声。”“骄”的本义指“六尺高的马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六尺高的马。名词。《说文·马部》;“骄,马六尺为骄。”
②由“六尺高的马”引申指“马雄壮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:“四牡有骄(四马驾车极雄壮),朱愤镳镳(马口铁边红绸飘)。”
③由“马雄壮”引申泛指“雄壮”。形容词。高适《赠别王七十管记》:“星高汉将骄(星星高挂,汉朝将士雄壮),月盛胡兵锐(月色光明,下有精锐胡兵)。”
④由“雄壮”引申为“傲慢”、“骄矜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小雅·鸿雁》:“维彼愚人(可是那些蠢家伙),谓我宣骄(说我显示了傲慢)。”《商君书·战法》:“王者之兵(能称王天下的国家的士兵),胜而不骄(打了胜仗不骄傲),败而不怨(打了败仗不抱怨)。现如:骄傲;戒骄戒躁;骄兵必败。
⑤由“傲慢”引申为“放纵”、“横暴”。形容词。《书·毕命》:“骄淫矜侉(他们放纵过度,矜能自夸),将由恶终(将会以恶自终)。”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诸侯害齐湣王之骄暴(当时各国诸侯因厌恶齐湣王的骄横残暴),皆争合从与燕伐齐(都争着要与燕国联手攻伐齐国)。”
⑥由“雄壮”又引申为“宠爱”、“爱怜”。也作“娇”。形容词。《孙子·地形》:“厚而不能使(如果厚养而不能使用),爱而不能令(溺爱而不能行令),乱而不能治(违法乱纪而不服惩治),譬若骄子(这样的士卒就像宠爱的儿子一样),不可用也(是不堪使用的)。”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楚知横门君之善用兵(楚国知道横门君善于用兵),与陈轸之智(同时知道陈轸足智多谋),故骄张仪以五国(所以宠用张仪出使韩、魏、赵、燕、齐五国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