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为 wéi wèi 爲;為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像用手牵象鼻形,表示人驱使大象干活,有控制、役使大象之意。金文和小篆由甲骨文演变而来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会手牵象以助役之意。”“为”的本义是“驱使大象干活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本义消亡。引申为“做”、“作”。动词。读wéi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王使人为冠(齐王叫人做帽子)。”魏学洢《核舟记》:“能以径寸之木(能用直径一寸长的木头),为宫室、器皿、人物(雕作成宫室、器皿、人物)。”

②由“做”引申为“学习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女为《周南》《召南》已乎(你学习《周南》《召南》停止了吗)?”

③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造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子罕》:“譬如为山 (比如人工造一座山),未成一篑(就只差一竹筐土而没有成功)。”

④由“造”又引申为“建立”、“设置”。动词。《商君书·君臣》:“故立法制(所以建立法制),为度量以禁之(设置度量衡来禁止他们)。”

⑤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治理”。动词。《商君书·农战》:“善为国者(善于治理国家的人),仓廪虽满(存放粮食的仓库即使装满了),不偷于农(对农业也不忽视)。”

⑥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担任”、“充当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(楚国的令尹子文三次担任令尹的官职),无喜色(没有高兴的颜色);三已之(三次被罢免),无愠色(没有怨恨的颜色)。”

⑦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成”、“变成”、“成为”。动词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北冥有鱼(北海里有一种鱼),其名为鲲(它的名字叫做鲲) ……化而为鸟(变化而成为鸟),其名为鹏(它的名字叫做鹏)。”《荀子·劝学》:“冰,水为之(冰是水结成的)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以弱为强者(从弱变强),非惟天时(不只是天时好),抑亦人谋也 (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)。”现如:一分为二。

⑧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行为”、“做法”。名词。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(如果你司马光责备我在职的时间久了),未能助上大有为(没有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),以膏泽斯民(以造福于人民),则某知罪矣 (那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)。”现如:他年轻有为。

⑨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干”。动词。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向吾不为斯役(假如我不干这差使),则久已病矣(那么早就困苦了)。”

⑩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吟唱”、“演奏”。动词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轻拢慢捻抹复挑(轻轻地拢慢慢地捻,抹了又挑),初为《霓裳》后《六幺》(起初弹奏《霓裳》,随后弹奏《六幺》)。”

⑪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拥护”。动词。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汉高后八年》:“太尉入军门 (太尉周勃进入军门),行令军中曰(在军队中发布命令道):‘为吕氏右袒(拥护吕家的露出右胳膊),为刘氏左袒(拥护刘家的露出左胳膊)’。军中皆左袒(军队中的将士都露出了左胳膊)。”

⑫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用”。动词。《梦溪笔谈·技艺》:“板印书籍(用刻板印刷书籍),唐人尚未盛为之(唐朝人还有大规模用它)。”

⑬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有”。动词。《墨子·公输》:“王曰(楚王说):‘必为窃疾矣(一定有偷窃的病了)。’”《孟子·滕文公·上》:“夫滕,壤地褊小(滕国的土地虽然狭小),将为君子焉 (应当有官吏),将为野人焉(也应当有小民百姓)。”

⑭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是”。判断词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曰(廉颇说):‘我为赵将(我是赵国的大将),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(有功打城市和驰骋疆场的大功劳)。’”《墨子·公输》:“此为何若人(这是什么样的人呢)?”

⑮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像”、“如同”。动词。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蒹葭苍苍(河畔芦苇色苍苍),白露为霜(朝露如同白霜)。”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如今人方为刀俎(现今人家像刀和菜板),我为鱼肉 (我们像被宰割的鱼和肉),何辞为 (还告辞什么呢)?”

⑯由“做”又引申为“认为”、“叫做”。读作wèi。动词。《谷粱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孰为盾而弑其君者乎(谁认为赵盾就忍心杀他的国君呢)?”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为天下理财(为国家理财),不为征利 (不能叫做逐利)。”

⑰虚化作介词、连词、助词、语气词。相当于“被”、“替”、“向”;“如果”、“和”; “的”; “啊”等。现作“被”、“替”的,如:为人耻笑;为人民服务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10:04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