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 bèi 貝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和金文像贝形。小篆变得不像贝形了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像海贝之形。考古发掘所出土之贝,有孔可系者,皆作装饰品及货币之用。”“贝”的本义指“水中有介壳的动物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义不常用。引申为“贝壳”。名词。《荀子·大略》:“玉贝曰唅(把玉石、贝壳放在死人嘴里叫做唅)。”
②古代中原地区用贝作珍贵的装饰品,这大概是因为离海较远,得来不易的缘故。到了周代,贝发展为原始的货币。名词。《说文》:“古者货贝而宝龟(古时候用贝作货币而以龟为宝),周而有泉(周代开始出现钱币。泉:钱币)。至秦废贝行钱(到了秦代,废止了贝币,改用钱币)。”《汉书·食货志》:“小贝……率枚直钱三(小贝……大致每枚值三个钱)”。
③由“贝壳”引申为“像贝纹的”。形容词。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贝锦斐成(织成贝纹的锦上面有出色的文采),濯色江波(它的色彩像被江波洗涤过一样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