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 shī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左边像一旗杆,右边像一飘动的旗帜。合起来表示旗飘动貌。小篆左边变作“方”,右边上部是“人”,下部是“也”。《说文》:“施,旗皃。从㫃,也声。”“施”的本义指“旗飘动貌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旗飘动貌。形容词。《说文·㫃部》:“施,旗皃。”
②由“旗飘动貌”引申为“设置”。动词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赵主父令二施钩梯而缘播吾(赵主父命令工匠设置带钩的梯子去攀登播吾山),刻疏人迹其上(在那上面刻上人的脚印),广三尺(宽三尺),长五尺(长五尺)。”
③由“设置”引申为“实行”、“施展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为政》:“施于有政(把这种风气实行到政治上去),是亦为政(也就是参与了政治)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不得施其技巧(工匠不能施展自己的技巧),故屋坏弓折(所以房屋倒塌,弓弩折断)。”现如:施工;施政;无计可施。
④由“实行”引申为“用”、“使用”。动词。《古诗·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妾不堪驱使(我既然担当不了你家使唤),徒留无所施(白白地留着也没有什么用)。”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:“靡计不施(没有一种方法不用上),迄无济(一直没有成功)。”
⑤由“实行”又引申为“判罪”、“搜捕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向曰(叔向说):‘三人同罪(三个人罪状相同),施生戮死可也(判杀还活着的人,把死的陈尸示众就可以了)’。”《国语·晋语九》:“邢侯闻之(邢侯听到后),逃(就逃走了)。遂施邢侯氏(于是搜捕邢侯的全家),而尸叔鱼与雍子于市(并把叔鱼与雍子的尸体陈于市上示众)。”
⑥由“施展”又引申为“散布”。动词。《易·乾》:“云行雨施(云流动着,雨散落下来了),品物流形(宇宙间各种东西都发展成形)。”《论衡·自然》:“天者(天),普施气万物之中(普遍地散布气于万物之中)。”
⑦由“散布”引申为“蔓延”、“延续”。读作yì。动词。《书·君奭》:“予小子旦非克有正(您的看法,我小子姬旦不能有什么改正),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(我想把前人的光辉延续给我们的后代)。”《诗·周南·葛覃》:“葛之覃兮(葛草长得这么长),施于中谷(蔓生在那谷中央)。”
⑧由“设置”又引申为“铺陈”。动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施薪若一(把干、湿不同的木柴在地上摆放得一样),火就燥也(火总是朝着干燥的一边烧去)。”
⑨由“设置”又引申为“施加”、“加上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己所不欲(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),勿施于人(不要强加于别人)。”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一七:“略施丹粉而(少量加上些丹粉罢了)。”现如:施肥;施粉。
⑩由“施加”引申为“给予”。动词。《国语·吴语》:“施民所善(给予百姓所喜欢的东西),去民所恶(去除百姓憎恶的做法)。”《古诗·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留待作遗施(留着作为我的赠送吧),于今无会因(从此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)。”现如:施舍。
⑪由“给予”引申为“恩惠”。名词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:“报施救患(报答恩惠,救援患难),取威定霸(取得威望,成就霸业),于是乎在矣(都在这里了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