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 wú 無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人两手执舞器形,用以表示舞蹈。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。小篆在下部加声符“亡”,后在隶变中又省掉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甲骨文無为舞之本字。”“无”的本义是“舞蹈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本义为“舞”取代。借作“没有”。跟“有”相对。动词。《左传·成公三年》:“无怨无德(没有怨恨,没有恩德),不知所报(就不知道报答什么)。”现如:从无到有。
②由“没有”引申为“非”、“不是”。动词。《礼记·礼器》:“忠信之人(忠信的人),可以学礼(才可以学礼)。苟无忠信之人(如果不是忠信的人),则礼不虚道(那么礼也不会凭空实行)。”
③由“没有”又引申作代词。表示不定指的人、事物、时间、处所等。相当于“没有谁”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察邻国之政(观察邻国君主管理人民)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(没有哪个能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)。”徐珂《清稗类钞·冯婉贞》:“婉贞挥刀奋斫(冯婉贞挥动钢刀奋勇砍杀),所当无不披靡(抵挡她的敌人没有一个不被砍倒的)。”
④虚化作副词、连词。相当于“不”、“没有”; “无论”等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