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春 chūn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左边上部、下部是“草”,中间是“日”,日升草中,青草萌发,表示大地回春;右边像草木破土而生的形状,是个“屯”字。合起来,草木在温暖的阳光下又新生了,象征春季。金文把下部的一株草移到了上面,“屯”移到了中间,“日”移到右下。小篆又将“日”移到左下。《说文》:“春,推也。从草,从日,草,春时生也,屯声。”“春”的本义指“春季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春季、春天。名词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“春者何(什么是春季)?岁之始也(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)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春耕(春天耕种)、夏耘(夏季除草)、秋收(秋天收获)、冬藏(冬天储藏),四者不失时(不失时机地做这四件事情),故五谷不绝(这样五谷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丰收)。”现如:四季如春;春回大地。

②由“春季”引申泛指“一年”。名词。曹植《杂诗六首》之三:“自期三年归(自己原是三年返回),今已历九春(现在已经过了九年)。”

③由“春季”又引申指“春色”、“喜色”。名词。陆凯《赠范华》:“折梅逢驿使(折下开花的梅枝,正好遇着驿使),寄与陇头人(托他送与陇头的友人)。江南无所有(江南没有别的),聊赠一枝春(姑且送上一枝春色)。”

④因春天万木生长,所以由“春季”又引申为“生长”。动词。刘禹锡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》:“沉舟侧畔千帆过(沉船旁边成千的帆船照样驶过),病树前头万木春(病树前头上万株树木竞相生长)。”

⑤由“生长”引申指“男女情欲”。名词。《诗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“有女怀春(年轻姑娘动春心),吉士诱之(青年猎人把她撩)。”现如:春情;春心。

⑥唐人借指酒为春。名词。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:“酒则有郢州之富水(酒有郢州的富水酒),乌程之若下(乌程的若下酒),荥阳之土窟春(荥阳的土窟春酒),富平之石冻春(富平的石冻春酒),剑南之烧春(剑南的烧春酒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2 13:26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