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用 yòng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是“卜”,“”为骨板。卜兆示于骨板,表示可以施行。金文和小篆与甲骨文相似。《说文》:“用,可施行也。从卜,从中。”“用”的本义为“施行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施行。动词。《易·乾》:“初九(初九),潜龙勿用(像一条潜伏着的龙,不可随便施行)。”

②由“施行”引申为“奉行”。动词。《书·甘誓》:“用命(奉行命令的),赏于祖(我会在先祖的神位面前赏赐你们);弗用命(不奉行命令的),戮于社(我会在社神的神位面前惩罚你们)。”

③由“施行”又引申为“使用”。动词。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:“执豕于牢(圈里捉猪做佳肴),酌之用匏(斟酒使用葫芦瓢)。”现如:用电;用笔写字;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。

④由“使用”引申为“采用”。动词。《论衡·自纪》:“为世用者(只要被社会采用),百篇无害(即使写一百篇也设有害处); 不为用者 (如果不被社会采用),一章无补(即使只写一篇也没有补益)。”

⑤由“采用”引申为“适用”。动词。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故文行仁义而王天下 (所以周文王推行仁义之道而称王天下),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(徐偃王推行仁义之道却丢失了自己的国家),是仁义用于古不用于今也(这说明仁义之道适用于古代而不适用于今天)。”

⑥由“适用”引申为“要”、“需要”。动词。《易·系辞下》:“介如石焉(像泥土被石块夹住,其服服帖帖),宁用终日 (哪里要一整天)?”现如:不用说;还用你操心吗?

⑦由“使用”又引申为“任用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年》:“吾不能早用子(我没有能及早任用您),今急而求子(现在形势危急而来求您),是寡人之过也(这是寡人的过错)。”

⑧由“使用”又引申为“用处”、“作用”。名词。《易·蹇》:“蹇之时用大矣哉(蹇卦的作用是大的)。”柳宗元《黔之驴》:“至则无可用(驴运到后却没有用处),放之山下(只好把它弃在山下)。”现如:有用之才。

⑨由“使用”又引申为“资财”、“费用”。名词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强本而节用 (加强农业生产,并且节省资财),则天不能贫(那么上天便不能使人贫穷了)。”《论语·学而》:“节用而爱人(节省费用又爱护人民),使民以时(役使人民要不违背农时)。”

⑩由“使用”又引申为“供使用的器物”。名词。《国语·晋语上》:“命农大夫咸戒农用 (命令农大夫让农民准备好农具)。”《论衡·物势》:“金不贼木(金不伤害木),木不成用 (木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)。”

⑪由“使用”又引申为“吃”、“喝”。动词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孔子侍坐于鲁哀公(孔子陪坐在鲁哀公身边),衰公赐之桃与黍(鲁哀公赐给他桃子和黍子)。哀公请用 (哀公请孔子吃)。”现如:用饭;用茶。

⑫虚化作介词、连词。相当于“因为”、“凭”、“由”; “因而”等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10:04: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