珍 zhēn 甲骨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外面是“勹”,“勹”里是“贝”,表示珍珠是生在蚌壳里的。小篆变作左边是“玉”,表示珍珠;右边是“㐱”,表声。《说文》:“珍,宝也。从玉,㐱声。”“珠”的本义指“珠玉等宝物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珠玉等宝物。名词。《楚辞·招魂》:“室中之观(室中所见之物真说不完),多珍怪些(众多的奇异珍宝布满房间)。”《荀子·解蔽》:“远方莫不致其珍(远方的诸侯国没有不进贡珍宝的)。”现如:奇珍异宝。
②由“宝物”引申比喻“难得的人才”。名词。《墨子·尚贤上》:“此固国家之珍(这本来是国家难得的人才),而社稷之佐也(社稷的辅佐)。”
③由“珠玉等宝物”又引申为“宝贵的”、“稀有的”。形容词。《书·旅獒》:“珍禽奇兽(珍贵的禽,奇异的兽),不育于国(不收养于国)。”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不爱珍器重宝、肥饶之地(他们不惜贵重的金玉宝贝和富饶的土地),以致天下之士(用来招请天下的能人好手)。”现如:珍禽异兽。
④由“宝物”又引申为“精美的”。形容词。《管子·乘马》:“是故官虚而莫敢为之请(这样即使官有缺,也无人敢于冒昧请求);君有珍车珍甲而莫之敢有(即使君主有精美的车精美的甲的待遇,也无人敢于妄求享有)。”
⑤由“精美的”引申指“精美的食品”。名词。《古诗·为焦仲卿妻作》:“杂彩三百匹(各色绸子有三百匹),交广市鲑珍(从广州、交州购来了海味山珍)。”现如:山珍。
⑥由“珠宝等宝物”又引申为“重视”、“珍爱”。动词。《左传·文公八年》:“书曰‘公子遂’(《春秋》称他为‘公子遂’),珍之也(这是表示重视他)。”《红楼梦》第十八回:“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。更祁自加珍爱。”现作“重视”。如:珍惜;珍爱;珍视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