豚 tún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一只头朝上,尾朝下,腹朝左的猪形,猪的腹下有一表示肉的“月”。金文在猪的右边加了一只手(又),表示用手捉小猪。小篆由甲骨文变来。《说文》:“豚,篆文从肉、豕。”“豚”的本义指“猪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猪。名词。陆游《游山西村》:“莫笑农家腊酒浑(不要笑农家腊酒不好),丰年留客足鸡豚(丰年留客有丰盛鸡肉、猪肉)。”
②由“猪”引申特指“小猪”。名词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阳货欲见孔子(阳货想要孔子来拜会他),孔子不见(孔子不去),归孔子豚(他便送孔子一个煮熟了的小猪)。”
③由“小猪”引申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儿子。谦辞。如:豚儿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