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 gān 甲骨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像口中含有食物形。小篆与甲骨文相似。《说文》:“甘,美也,从口含一。”“甘”的本义是“味美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味美。形容词。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甘肥周于堂(味美好吃的东西摆满堂上)。”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:“退而甘食其土之有(献蛇回来就可以很有味地吃我地头生产的东西),以尽吾齿(来过完我的岁月)。”
②由“味美”引申为“甜” (在秦以前,甜的意义都用“甘”表示)。形容词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夫君子之居丧(君子的守孝),食旨不甘(吃美味不晓得甜)。”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:“燕王吊死问孤(燕王悼念死去的人,慰问孤儿),与百姓同甘苦(和百姓同享甜蜜和痛苦的生活)。”现如:甘泉;甘苦。
③由“味美”引申为“美好”、“动听”。形容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币重而言甘(给很多的钱,说很动听的话),诱我也(那是引诱我)。”现作“美好”。如:久旱逢甘雨。
④由“美好”引申为“甘心”、“乐意”、“情愿”。形容词。杜甫《病后遇王倚饮赠歌》:“素知贱子甘贫贱(素来了解我甘心情愿过贫贱的生活)。”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:“予本非文人画士(我本就不是文人画家),甘受诟厉(甘愿忍受文人画家们的责骂),辟病梅之馆以贮之(开辟‘病梅馆’来贮藏它们)。”现如:甘心;甘心情愿。
⑤由“乐意”引申为“嗜好”、“喜爱”。动词。《尚书·五子之歌》:“甘酒嗜音(喜爱美酒嗜好音乐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