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曲  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金文像曲折形。小篆像盛物的曲形器具,如簸箕之类。后来字形线条化,把两端横线连接起来,中间两竖出头,就成了现在的字形。《说文》:“曲,象器曲受物之形。”“曲”的本义是“弯曲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弯曲。与“直”相对。形容词。《荀子·劝学》:“木直中绳(木材挺直,符合木工的墨线),𫐓以为轮(用火烘烤使它弯曲,做成车轮),其曲中规(它的弯曲与圆规画的曲线相合),虽有槁暴(虽然经过火烤日晒),不复挺者(再也不能挺直了)。”现如:曲线。

②因蚕箔亦曲器之一,所以由“弯曲”引申为“蚕箔”。名词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勃以织薄曲为生(周勃平时以编织蚕箔作为职业)。”

③由“弯曲”又引申为“弯曲的地方”、“偏僻的地方”。名词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(乡村之士,不可能跟他谈大道),束于教也(是因为教养的束缚)。”顾炎武《复庵记》:“自是而东(从这往东),则汾之一曲 (是汾水的一个拐弯处)。”

④由“偏僻的地方”引申为“局部的”。形容词。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凡人之患(人们认识上的通病),蔽于一曲(是被局部的认识所蒙蔽),而暗于大理(而不明白全局的大道理)。”

⑤取“局部的”反意,引申为“周全”、“普遍”。形容词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(《易》道,包括天地的变化而恰到好处),曲成万物而不遗(普遍生成万物而无所遗漏)。”

⑥由“弯曲”又引申为“折”、“弯”。动词。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饭疏食饮水(吃粗粮,喝白水),曲肱而枕之(弯着胳膊作枕头睡觉),乐亦在其中矣 (乐趣也就在这里面了)。”

⑦由“弯曲”又引申为“邪曲不正”。形容词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背绳墨以追曲兮(违背是非标准去追求邪曲啊),竟周容以为度 (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)。”

⑧由“邪曲不正”引申为“理亏”、“理曲”。形容词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我曲楚直(我们理曲而楚国理直),其众素饱(加上他们的士气一向饱满),不可谓老(不能认为是衰疲)。”

⑨由“弯曲”又引申为“委屈”。形容词。《镜花缘》第四十六回:“甥女主意已定,务望舅舅曲从(委屈相从)。”

⑩借作“乐曲”。读作qǔ。名词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或编曲 (孟子反和子琴张一个在编乐曲),或鼓琴(一个在弹琴)。”现如:这支歌是他作的曲。

⑪由“乐曲”引申为“一种韵文文体”,形式与“词”相近。名词。如元代的“散曲”,现今的“歌曲”、“戏曲”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22:58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