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朱 zhū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像糸珠形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商承祚谓甲骨文朱像糸珠形,中之横画或点像珠形,两端像三合绳分张之形。古多重赤色珠,故朱得有赤义,为珠之初文。”金文与甲骨文相似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“朱”的本义是“珠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本义后为“珠”取代。引申为“大红色”。形容词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恶紫之夺朱也(我讨厌用紫色代替红色)’。”《文明小史》第十三回:“这班小子后生,正是血气未定,近朱(红)者赤,近墨者黑。”

③由“大红色”引申为“染成红色”。动词。《后汉书·列盆子传》:“崇等欲战(樊崇等想交战),恐其众与莽兵乱(担心他们的军队与王莽的军队相混),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(于是将他们的眉毛都染成红色以相识别),由是号曰‘赤眉’ (因此称作‘赤眉’军)。”

④由“大红色”又引申为“红色的物品”。名词。汤显祖《牡丹亭·肃苑》:“弄粉调朱(抹粉和擦胭脂)。”

⑤由“大红色”又引申指“朱砂”,又叫“丹砂”或“辰砂”。名词。《隋书·西域传·高昌》:“出赤盐如朱(出产红盐像朱砂),白盐如玉(白盐像白玉)。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27 9:4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