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来 lái 來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和金文像一株麦形。小篆由甲文、金文变化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来,周所受瑞麦来麰也”。朱熹注:“来,小麦;牟,大麦也。”“来”的本义指“小麦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小麦。名词。《诗·周颂·思文》:“贻我来牟(赠送我小麦和大麦),帝命率育(天命用来养民众)。”

②在卜辞中,“来”假借为“往来”的“来”,古书中多用此义,后来干脆把“来”专用作“往来”的“来”。跟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。而“来”的“麦”义,就被“麦”取代。动词。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责毕收乎 (债收完了吗)?来何疾也(为什么回来得这样快)。”《晏子春秋·内篇》:“晏婴,齐之习辞者也(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),今方来(如今他要来我国),吾欲辱之(我想侮辱他一下),何以也(用什么办法呢)?”

③“往来”的“来”,又用作使动。“招来”、“使……来” (这个意义又写作“徕”)。《论语·季氏》:“故远人不服(所以边远的人民不顺服),则脩文德以来之(就施行文教德政以使他们来归附)。”《史记·文帝本纪》:“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(将用什么方法使远方的贤良人才到来)。”

④因“来”的“走来”义含有“由远到近”意,由此引申指时间由远到近。“以来”或特指以来的“这段时间”。副词或名词。晁错《言兵事书》:“臣闻汉兴以来(我听说汉朝建立以后这段时间),胡虏数入边地(胡虏屡次侵犯边境地区)。”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:“古来万事东流水(自古以来的各种事就像向东流去的水一样)。”现引申为表示“时间的经过”。如:向来;从来;未来;来年等。

⑤由“以来”引申指“将来”。表示未来的时间。副词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往者不可谏(过去的事已不可谏止),来者犹可追(将来的事还可能来得及)。”

⑥由“来”的动作行为,现引申为“做某一动作”。动词。如:再来一个;我办不了,你来吧。现又作助动词。①放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。如:我来问你;大家都来想想办法。②放在动词后,表示曾经做过或表示动作的趋向。如:这话我哪儿说来?进来;上来;拿来;大哥托人捎来了一封信。

⑦由“做某一动作”现又表示“发生”、“来到”。如:问题来了;困难来了;房屋失修,夏天一下暴雨,麻烦就来了。

⑧现又用“来”表示约略估计的数目或用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,表示列举。助词。如:十来斤菜;三尺来长;五十来岁;一来领导正确,二来自己努力,所以能胜利地完成任务。此外,在诗歌中间,现还用“来”做衬字,以配合协调音律。如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8 14:53: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