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 huáng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像一盏灯形,上部为灯盘,下部为灯座,灯盘上面有三支向上的火焰,光芒四射,灯火辉煌。小篆上部变成“自”,下部变作“王”。朱芳圃《殷周文字释丛》:“皇即煌之本字。”“皇”的本义是“光亮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光亮、辉煌。后作“煌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小雅·采芑》:“服其命服(主将受命易戎装),朱芾斯皇(朱黄衣服多辉煌),有玱葱珩(佩戴碧玉叮当响)。”
②由“辉煌”引申为“大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:“皇矣上帝(伟大哟上帝)!临下有赫(观察天下很分明)。”
③由“大”引申指“天”、“天神”。名词。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吉日兮良辰(吉祥日子好时光),穆将愉兮上皇(恭恭敬敬上苍)。”
④由“天神”引申指“君主”。名词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夫三皇五帝之礼义法度(所以伏羲、神农、黄帝和少昊、颛顼、高辛、尧、舜的礼义法度),不矜于同而矜于治(不在于相同而为人顾惜,在于治理而为人看重)。”现如:皇宫;女皇;皇后。
⑤由“君主”引申指“对先代或亡亲的敬称”。名词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祭王父曰皇祖考(祭祀祖父时称皇祖考),王母曰皇祖妣(祭祀祖母时称皇祖妣),父曰皇考(祭父亲称皇考),母曰皇妣(祭母亲称皇妣)。”
⑥由“君主”又引申指“鸟中之王——传说中的雌凤”。后作“凰”。名词。《诗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皇于飞(凤凰高空来飞驰),翙翙其羽(群鸟众多展羽翅)。”
⑦由“光亮”引申指“黄白色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之子于归(这个姑娘要出嫁),皇驳其马(马儿有红又有黄)。”
⑧由“黄白色”引申为“美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:“思皇多士(愿天多生贤良臣),生此王国(就在这个王国生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