翟 dí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下部是一只头朝左独趾而立的鸟,上部为鸟的头上有两根鸡冠形的羽毛。连起来表示一种美丽的鸟,即“雉”,俗名“野鸡”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翟,山雉尾长者。从羽,从隹。”“翟”的本义指“鸟名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鸟名。长尾野鸡,又叫雉。名词。《书·禹贡》:“羽畋夏翟(羽山山谷的大山鸡),峄阳孤桐(峄山南面的特产桐木)。”《文心雕龙·风骨》:“夫翚翟备色而翾翥百步(野鸡具备各种色彩而一飞百步),肌丰而力沉也(是肌肉丰满而力量不够)。”
②由“野鸡”引申为“野鸡的羽毛”,翟羽。古代乐舞所执的雉羽。名词。《诗·邶风·简兮》:“左手执籥(左手执笛吹又扭),右手秉翟(挥舞雉羽用右手)。”
③由“野鸡”又引申指古代“有野鸡图像的衣服”。名词。《诗·邶风·君子偕老》:“玼兮玼兮(真鲜艳啊真鲜艳),其之翟也(穿上野鸡图像的衣服真好看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