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 mài 麥;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骨文上面的
(来) 是声符,下面的
是止的变体,象征人足走来,所以“麦”是动词“来”的本字。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》:“往来之来正字是麦,菽麦之麦正字是来”。《甲骨文字典》:“应为行来之来初文。”由于“麦”和“来”在甲骨文中就已调换着用了,后来也就一直调换着用。“麦”的本义是“来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本义消亡。借指“小麦”。引申泛指“麦类植物”。名词。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:“硕鼠硕鼠,(大老鼠啊大老鼠),无食我麦 (不要白吃我的麦)。”《战国策·韩策》:“韩地五谷所生(韩国土地上生长的五谷),非麦而豆 (不是麦类就是豆类)。”现如:大麦;小麦;燕麦等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