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阳 yáng 陽;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甲骨文和金文左边为崖形;右边是“昜”,即上部是“日”,指太阳下部是“勿”,“勿”是飘忽的旗子。连起来,表示太阳,照在飘忽的旗子和崖上。小篆繁化了。《说文》:“从𨸏,昜声。”“阳”的本义是“阳光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阳光。引申为“太阳”。名词。《吕氏春秋·辩士》:“下得阴(庄稼下得润泽),上得阳 (上得阳光),然后咸生(然后禾苗会茁壮成长)。”《诗·小雅·湛露》:“湛湛露斯(夜里下露露重重),匪阳不晞(太阳不晒不会干)。”现作“太阳”。如:阳光;夕阳。

②由“太阳”引申为“光明”、“明亮”。形容词。《楚辞·九歌·大司命》:“壹阴兮壹阳 (灵光忽明忽暗,若有若无),众莫知兮余所为 (谁也不知道我干的勾当)。”

③由“明亮”引申为“显露”。动词。《庄子·达生》:“仲尼曰(孔子说):‘无入而藏(不要进入深山野岭把自己深藏起来),无出而阳 (也不要投入世俗而使自己处处显露),柴立其中央(要像槁木一样站立在两者中间)。’”

④由“显露”引申为“表面上”、“假装”。形容词。《韩非子·说难》:“而说之以名高(如果用名声的高尚去劝说君主),则阳收其身(那么他就会表面上录用游说的人),而实疏之(而实际上却会疏远这游说的人)。”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事》:“皆阳应曰(两人假装答应王翱说):‘诺(好吧)。’”现如:阳奉阴违。

⑤由“太阳”又引申为“温暖”、“暖和”。形容词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春日载阳(春天天气暖洋洋),有鸣仓庚(黄莺声声叫得欢)。”

⑥由“太阳”又引申为“山的南面”、“水的北面”。名词。《诗·秦风·渭阳》:“我送舅氏 (我给舅舅去送行),曰至渭阳 (远送送至渭水北)”。现如:衡阳;洛阳。

⑦借作古代哲学概念,与“阴”相对。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一阴一阳谓之道(一种阴和一种阳的矛盾的统一叫做道)。”现如:阳性;阳电;阳间;阳文图章。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19 11:53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