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 wǔ 甲骨文
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甲文、金文和小篆都相似。中间的“×”像交错形;上下各一横,表示在物之间。朱芳圃《殷周文字释丛》:“×像交错形,二谓在物之间也。当以交错为本义。自用为数名后,经传皆借午为之。”“五”的本义是“纵横交错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纵横交错。形容词。萧衍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头上金钗十二行(头上戴有十二行金钗),足下丝履五文章(脚下穿着绣有纵横交错花纹的丝鞋)。”
②借作“四加一的和”。数词。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厥弟五人(太康的弟弟五人),御其母以从(侍奉他们的母亲跟随太康)。”现如:五本书;五个学生。
③由数词“五”引申为“第五”。序数词。《书·洪范》:“一曰貌(第一是容貌),二曰言(第二是言论),三曰视(第三是观察),四曰听(第四是听闻),五曰思(第五是思考)。”
④借为“工尺谱符号之一”。表示音阶上的一级。名词。《辽史·乐志》:“其声凡十 (它的音阶共有十级),曰五、凡、工、尺、上、一、四、六、勾、合(叫做五、凡、工、尺、上、一、四、六、勾、合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