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:

 

形义

二 èr 甲骨文;金文;小篆

【字形及本义】

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,都是用两横画表示二个数目,这是原始的记数符号。《说文》:“二,地之数也。从偶一。弍,古文。”“二”字的形、义古今很少变化。本义是“一加一的和”。

【字义演释】

①一加一的和。数词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(孔子说):‘周监于二代(周朝的礼仪制度是以夏、商两代为依据制定的),郁郁乎文哉(多么丰富多彩啊)!’”晁错《论贵粟疏》:“今农夫五口之家(现在一个有五口人的农家),其服役者不下二人(能替公家服劳役的不少于二人)。”现如:开会去了二人。引申作序数词“第二”。杜牧《山行》诗:“停车坐爱枫林晚(因爱枫林晚景而停车观赏),霜叶红于二月花(那经霜的叶子红得胜过了二月里的春花)。”现如:二哥;二姐;二年级。

②由“二”引申为“不专一”、“不一致”。形容词。《汉书·王陵传》:“毋以老妾故持二心(你不要因为我老了,就存着不专一的心)。”《后汉书·韩康传》:“口不二价(嘴里不讲不一致的价钱)。”现如:不要三心二意。

③由“不专一”引申为“两样”、“有区别”。形容词。汤显祖《牡丹亭·回生》:“要他风神笑语都无二(要他风韵笑语都无别)。”

④由“两样”引申为“相比并”。动词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(这就是所说的功劳在天下没有可相比并的),而略不世出者也(而谋略在国中也没有出现第二个人啊)。”

⑤由“不专一”又引申为“不明确”。形容词。《吕氏春秋·应言》:“令二(命令不明确),轻臣也(是轻慢臣子)。”

⑥由“二”又引申为“十分之二”。分数词。《论语·颜渊》:“二(十分抽二),吾犹不足(我还不够),如之何其彻也(怎么能十分抽一呢)?”
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
随便看

 

汉字字形字义大全集共收录1228个汉字字形字义解释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,是语文学习的好帮手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4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1 10:00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