宵 xiāo 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部是“宀”,指房屋;屋下是“小、月”。合起来,在屋下望月,表示夜晚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》:“宵,夜也。从宀,宀下冥也,肖声。”“宵”的本义是“夜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夜。名词。《书·尧典》:“宵中(昼夜长短相等),星虚(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),以殷仲秋(依据这些确定仲秋时节)。”白居易《塞闺夜》:“通宵不灭灯(整夜不灭灯)。”现如:通宵;元宵(夏历正月十五日晚上)。
②借作“小”。读作xiǎo。形容词。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宵人之离外刑者(小人受到皮肉之刑),金木讯之(是用刑具加以拷问)。”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:“毋侗好轶(不要只好逸游之事),毋迩宵人(不要接近小人)。”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