坠 zhuì 墜;金文
;小篆
【字形及本义】金文上面是“队”,表声;下面是“土”。合起来,随着声音着土,表示坠落地面,落下。小篆由金文演变而来。《说文新附》:“坠,陊也。从土,队声。”“坠”的本义是“落下”。
【字义演释】
①落下。动词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(早晨我饮木兰上滴落下的露珠啊),夕餐秋菊之落英(晚上我用菊花残瓣充饥)。”《列子·天瑞》:“杞国有人,忧天地崩坠(杞国有人担心天崩塌地陷落),身亡所寄(自身没有安全居住的地方),废寝食者(乃至于睡不稳吃不进)。”现如:坠落;坠马;摇摇欲坠。
②由“落下”引申为“丧失”、“衰落”。动词。《书·君衊》:“殷既坠厥命(殷国已经丧失了福命),我有周既受(我们周国已经接受了)。”《文心雕龙·史传》:“昔者夫子闵王道之缺(从前孔子担心王道的残缺),伤斯文之坠(悲伤文化的衰落)。”
③由“落下”又引申为“重东西往下垂”、“吊”。动词。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二:“他们自己可是不会跑,因为腿脚被钱坠的太沉重。”现如:坠压;坠吊;船锚往下坠。
④由“吊”引申指“吊在下面的装饰性的东西”。名词。如:耳坠;扇坠;香坠。
【字义发展图示】
